人物生平事略

2016-07-04

       金亲尔爱(1888—1940)胤福派六房,宣国嗣子即宣恩三子,为人老成持重,里有纷争善为排解,侨居马来亚经营实业,关怀桑梓,鼓吹教育文化及公益慈善等事业不遗余力,历任族校驻洋校董会主席,(1925)年举募族校基金与(1937)年重修谱牒,均赖君之策划以底于成,曾任家族会顾问。

 

       开炉一名龙标美金文兴(1837—?)天房文冲派,捐千总士铿嗣子,即尔志次子。为人慷慨,重公益,为族校在洋雪兰莪港口校产付托人,(1937)年重修谱牒捐资策划颇为努力,曾任家族会副主席。

 

       开添一名龙文美寿文正(1870—?)天房文冲派,太学生捐州司马诰赠两代封典尔志长子,生平热心公益,任马来联邦太平局绅,历任族校在洋雪兰莪港口校产付托人,民国丁丑(1937)年重修谱牒捐资策划颇多努力,曾任家族会顾问。民国初与美金倡办分校于东岳龙滚等,1933年出资壹万银圆买下武营地做鹏校大操场,又买东北角城墙基地共达150平方丈备建中学校舍之用。

 

       玉环美寿之女,秉父志热心桑梓,85年在鹏翔小学捐建“美寿楼”设“郑玉环基金会”奖学奖教。87年安溪潮碧村建“珍娘桥”;89年捐建永一中教室四间设奖教金,90年捐建安溪御屏小学校舍。

 

       德郁(1923—2003)胤福派四房节一尔龙四子。年青时旅居泰国,曾任勿洞中华学校校长。时值抗战,参加泰国反日大同盟和泰国抗日义勇队,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抗战胜利后,参加泰国建国救乡会,积极推销爱国公债,同时发起成立勿洞青年协进会,反对内战宣传解放区,因而受到当地反动派迫害,于51年春回归祖国,当年12月当选县侨联副主席,79—86年任永春侨联主席。历任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至十届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一届至八届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致公党永春支部主委、县政协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常委、副秘书长、省侨联第二届委员,三、四、五届常委,六、七届顾问,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名誉会长。
       在国内长期从事侨务工作,为侨联的建设,落实侨务政策,服务归侨、侨眷,积极联络海外乡亲为家乡经济建设及文教卫生等公益事业贡献力量。为永春医院、永春侨中及多所侨捐小学等一大批侨捐工程惮精竭虑,成效卓著。退休后定居香港,仍不遗余力,为永春旅港同胞的公共事务辛苦操劳。

 

       庆荣奕向更名翘松苍亭(1876—1955)天房因中派美迎之子。原住大鹏,晚年就祠堂后右畔因中宅旧址拓建卧云楼而迁焉。早慧好学,性坦率无城府,喜购书所储逾万卷,朝夕披阅至老,诗文均豪放不拘常格,年二十取进州学,次年补廪膳生,光绪壬寅科(1902)举人。宣统元年(1909)赴吏部考选,分发浙江省试用知县,以丁母忧未出任。乃与宋渊源、郑子荣等倡办永春州中学堂,并任教员。同盟会会员,1911年11月,负责光复永春县。辛亥革命后,被推为永春光复代表,赴南京参加中华民国开国大典。1912年赴广东汕头任《汕潮报》主笔;民国5年(1916)回永春,先后任县立永春中学、侨办鹏翔小学、县立十二中学等校校长。其间曾二次前往星洲、马来亚等地募教育经费。民国14年,与侨胞李俊承等倡修《永春县志》,翘松任主编,历时二年始成,为永春县唯一民间纂修的地方志书。
       民国16年,地方军阀曾推举翘松任永春县县长,他坚辞不就,乃南渡星洲。1931年归国后,先后任职南安县诗山图书馆馆长、泉州昭昧国学讲习所教师。21年,倡办永春县图书馆,再次渡洋募集图书馆经费,并任永春县图书馆馆长达七年之久。公余时间,倡办永春县国文讲习所和桃谷诗社。
       1931年日寇侵占东三省,继后发生淞沪之战以及七七全面侵华战争,翘松痛金瓯之残缺,悲大陆之沉沦,著有《陆沉集》。他曾多次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募资兴学,在永春华侨中颇有影响。1934年,在马来西亚曾与“天南吟社”诸诗友,对日寇侵华罪行进行口诛笔伐,以唤起华人同仇敌忾。当年,弘一法师在永春桃源殿宣讲佛法后,读翘松挽抗日殉难官兵之词《满江红》,赞为“前可追杜工部,后恐无来者”。1932年为泉州昭昧国学馆讲师,1934年出任永春县立图书馆馆长,1939年任私立集美高中教员。1951年,郑翘松被选为永春县各界代表大会特邀代表,1955年6月受聘为福建省文史馆员,同年12月病逝。著有《卧云书楼诗存》。1937年重修族谱举为总纂。

 

       金湖一名安邦奕西莲舫(1860—1937)胤福派长房礼二美功长子,授都司衔随带加三级尽先补用守备,赏换花翎覃恩晋封武显将军,加封建威将军管带丰美丰盛丰扬三轮船,广东巡抚马给赏龙旗、湖北道邝给赏凉伞、远近官绅多赠匾额;署理福建湄州游击。为人乐善好施,急公尚义,如修族谱多捐金助成,他若恤寡济贫一一不吝,其慷慨有如此者。公元1906年捐银元1000为首倡,并向南洋募捐,创办永春州中学堂(即永春一中前身)。

 

       文存(1906—2005)胤福派四房节二,大羽武术馆创始人。1935年参加省七届运动会和1936年第三绥靖区军民运动会均获得二等奖。1942年应国民党第80师之聘请,担任军队大刀教练抗击侵略军。1952年参加福建省第一届运动会获乙等奖。1958年参加省运动会获武术二等奖。1981年参加省武术观摩比赛获二等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千名优秀辅导员。1984年被聘为永春第七届政协委员,历年被选为省武协副主席、市武协副主席、县武协副主席,多次率徒弟与来访的日本、马来西亚等国武术代表团交流武艺,被省武协列为永春拳代表人。

 

       成快又名捷登奕良宏业(1873—1929)胤福派六房,资貌伟硕,态度廓然,疏财重义,热心公益。少时家境贫寒,随父种田兼采卖草药,维持一家生活。后与乡人结伴南渡,至马来亚马六甲谋生。最初以种果养猪、砍柴烧炭为业。当时,马来亚正开始发展橡胶种植业,成快向殖民当局申请开垦荒山10多英亩,种植橡胶和硕莪(即木薯),经营顺利,逐渐扩展至100英亩。又与友人合资,在柔佛纳美士大面积种植橡胶和硕莪,兴建硕莪加工厂。继而在柔佛纳美士北之丁郎,沿柔佛河及其支流两岸开辟泉兴山和泉成山两大橡胶园,共种植橡胶7000多英亩。随着橡胶种植业的发展,他又兴办发展了橡胶工业。这片位于柔佛东部海岸的荒地,很快就成为丰盛港(亦称沉香港)。由于成快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地人民就推尊他为港主。
       成快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光绪三十一年(1905),孙中山在南洋各埠组织同盟会,成快立即参加,并被推选为同盟会马六甲支会副会长。他前后捐助革命经费五六万元。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特授予成快二等奖章。民国二年(1913),袁世凯窃国,革命党人黄兴、许崇智等数十人到马六甲避难,成快不畏风险,让他们避居在泉兴山橡胶园一个多月,并设法向日本领事馆申请护照,让黄、许等人转赴日本。在国内讨袁斗争中,成快筹款支援,先后荣获云南都督府颁发的《拥护共和纪念章》和国民政府财政部授予刻有《热心爱国》字样的三等奖章。
       成快幼年失学,深感没有文化的痛苦,因而热心兴办教育事业。在侨居地,他先后捐资兴办培风、培德、育民、平民等学校,资助新加坡俊源学校和昔加挽培正中学。在家乡,他于民国7年(1918),捐资一万元,在县城东门内倡办鹏翔小学。还捐款给永春育贤中学、泉州培元中学。成快逝世后,培元中学和俊源学校分别建“成快楼”和“成快馆”,以纪念他兴学育才的功绩。
       成快还想开发祖国的宝岛海南岛,曾派人到海南岛实地调查勘察,正拟投资开发,不幸于民国18年(1929)在马来亚去世,生前愿望未能实现。


       永益一名有三奕进兼三(1887—1938)胤福派六房,为人慷慨豪迈,好公益重教育,公南渡马来联邦昔仔挽从事商务,后兼营地产及种植业,为人诚信坦率,急公好义,为同侨所拥戴,因措持得法,左右逢源,积资致富,汇回巨款在桃东村建古式大厝一座,取名万裕堂。拨款万元,捐赠族校鹏翔作为基金,一九三三年经众议持此款在厦门思明西路置三层混凝土楼店一座作为族校永久校产。厦门自辟为五口通商以后中外杂居,又因国势积弱内外浪人逞凶作恶强租硬占,时有发生,我校产亦长期被占无所收益。
      1950年校店经市政府明判物归原主,文革期间又被无偿占用,文革后落实政策重新收回。1996年为管理方便对此业产众议以五十万人民币出让,另在本城东北角福地建立钢骨水泥结构四层半楼层一座,定名为“鹏翔大厦”,全面积592.7m2,造价叁拾玖万贰仟元,另加附属工程纪念亭约壹拾万元,仍列鹏翔永久校产,即今校董会、家族会办公地点。

 

       成份奕定正安(1896—1940)胤福派七房美永三子,为人胸怀磊落,植品端方,晓达时务,任事果断,其为人也既厚而开敏。略涉书传,发言举措皆有条理,论议丽丽可听。故所居怡保和丰一带侨众团体事业常推为经理,有大会议每为主席。肆应不穷,远近咸以干略称焉。其自营锡矿及橡园蔗畦数处获入颇丰,亦其规划精审善于任使致然,非侥幸也!积而能散,所捐各地公益及教育事业数不赀,军兴倡输尤勤,鉴族校图书仪器缺少慨捐多金为助。荣膺福建省政府咨议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顾问,竭诚效忠国家,岁丁丑重修谱牒捐资四千元并向族侨劝募不遗余力,颇负声望,曾任英属霹雳怡保福建公会会长、家族总会主席及鹏校董事长,充基金达一万元。殁于和丰私邸,葬南洋吧力和丰福建公冢。


       伯恭成熊世恒(1921—2009)天房因中派奕向四子,先后在鹏翔小学、省立永春中学和龙溪高中完成学业。抗战期间龙溪中学三迁、倍尝跋涉和物价高涨之苦。曾在永春任过多年教职,并在德化、仙游等地工作过,后期从事农耕。到过鲁山村十年,花甲而歇。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被聘为永春县第七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并兼县文史委员会委员。年轻时受益于家庭藏书之便、多所涉猎,对历代史实有所探索。两次北游京华、长城和中原大地(1992年访固始),对晋、隋、唐时中原仕族多次徙居岭南(闽)一带,多有考究,写有《郑氏源流及三次入闽概述》,发表在泰国《世界郑氏特辑》和《天下郑氏出荥阳》等书刊上,对闽台郑氏寻根中原特别是寻根固始起到了很好作用。对中原文化研究也有涉猎。闽南文化是继承和发展了的中原文化,而闽南话又是唐话的活化石。近期担任永春县道教协会顾问,对中原的道教和闽南各地宫观的形成史实也有所研究。一九九五年修晚唐入闽始祖可远公墓及十三世进士子春公墓、元龙图阁学士光时公墓、尤氏祖母纪念冢及明中兴祖起宗、昌宗公墓、赖侨亲响应完成之,是追思祖德宗功也。


       文尧世唐(1929—1993)长房礼二奕团嗣长子即奕载长子,幼家贫失学,出洋谋生,早受历炼,几经奋斗,事业有成,热心公益,兴办教育。在马六甲捐建立交桥,兴办华人学校,为故乡卧龙村修桥造路,立凉亭、装电灯、添置拖拉机、建医疗站,81年捐48万人民币建永一中礼堂(郑信顺纪念堂),84年再捐100万新币创“郑信顺夫人基金会”为永春升学考试的优秀生及永春籍的研究生和留学生发放奖学金,每年一次,至2010年已有144万人获奖,总计发放奖学金4324万。86年捐助一中“校友楼”,87年永春研究生39名超过原定名额近倍,文尧特意汇款补足研究生奖学金。90年捐30万港元建一中东校门,91年一中85周年校庆,赠每位教工一套西服以资慰劳。92年捐150万港元建卧龙小学新校舍,后又捐50万港元创立“卧龙学校基金会”以奖励教师和学生。93年扩充“郑信顺夫人基金会”基金到500万港元。94年捐1000万港元建成“永春师范”新校园,96年一中90周年校庆捐30万元新面包车一辆及每位教工高级毛毯一条,97年又捐60万建永一中“郑世唐大楼”。此外,还向永春政协大厦、永春侨联大厦各捐二十万元和十万元。又捐50万元修卧龙村水泥路。至此,已向家乡累计捐献人民币近二千五百万元。
       文尧先贤奉献家乡,誉满海内外,有“永春陈嘉庚”之称,89年,商业部长胡平访马时,特地去马六甲造访。90年李鹏总理在马来西亚国事访问时,予亲切接见。文尧先贤逝世后,中国驻马大使馆特致唁电,省、市县领导、各界人士送来花圈并参加隆重葬礼。永春一中、永春师范分别设立“郑文尧纪念馆”。省政府在永春师范校园立碑表彰曰:“郑文尧先生,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旅居海外,慷慨捐资,兴学育才。为颂功德,激励学子奋发进取,特立此碑。福建省人民政府。”


       开波世金(1907—2004)胤福派长房礼三奕泉四子,集美国学专修科毕业,历任鹏翔校长及晋江、德化等县区员,同安县政府警佐,德化县政府兵役科长,云霄第一区署区长,鹏翔校董会董事长、校长、永春教育局督导、晋江专区第一科长、晋江县教育局长等职。解放前与地下党智民族亲等发生工作联系,是党的统战对象。因保释智民等三位地下党员而弃去晋江专区第一科长职务,避难于时任福建省教育厅长梁披云先生福州家中。后由梁披云先生委派任晋江县教育局长,1949年解放时保护晋江县的档案有功。1952年被判刑入牢,1985年落实政策改判无罪,属于错案,并作退职安置。1982年与族亲其渊、金海、光深、明辉诸位共同组织恢复因文革而停办的鹏翔小学校董会,任副董事长,主持日常工作,与马来西亚家族寄信函往来密切,积极争取海外族亲捐资兴办公益事业。


       永朝(1935—2009)胤福派四房节一光周五子,为人正直无私,勤勉宽厚,是优秀的中共党员。历任生产队长、大队支委、治保主任,永春第一建筑公司党支部委员,城关水泥厂厂长。在职时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各项工作。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公正廉洁,曾任桃源殿管委会主任,对桃源殿的翻修扩建工作,精打细算,节俭犹多。晚年,倾心族谱续修工作。参与发起组织族亲联谊会,并被众人推选为首任会长。率先捐资壹万元人民币作修谱经费。广泛发动族亲捐资出力。诚恳待人,团结热心人士,为修谱及祖宇祖墓的修善竭尽心力,深受族亲的拥载。


       朝直世正(1919—2004)胤福派四房节二奕雨六子,历任马来西亚家族会副主席,热心桑梓教育事业,于1986年捐人民币陆万柒仟元创建卧龙小学奕雨基金会。截止2010年,奖学奖教已发24届颁付伍万多元,受益师生贰仟多人。并捐资肆万元修鹏翔小学教学楼及添置教学用的桌椅。


       兴宗(1921—1999)胤福派七房奕定长子,继承其父急公好义优秀家风(详见本节《人物生平事略,奕定篇》)任马来西亚鹏翔家族会第七任主席(1994—1999)发动贤昆仲,将祖家东门内聚荆堂楼一座捐献给家族会建立鹏翔基金会,80年代因旧城改造需要翻建,兴宗慨然筹资七十多万元重新构筑聚荆大厦,并决定将该楼租金收入作为郑奕定基金会奖学奖教基金。94年12月郑奕定基金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环城路聚荆大厦四楼,基金用于鹏翔小学奖学奖教,完善教学设施,发展事业及奖励郑氏家族正规录取大学本科院校的优秀学子,迄今(2011年2月)已有叁佰多人爱奖,总数人民币壹佰余万元。1997年发动胞妹秀恋妹夫马征远同捐壹佰陆拾万元人民币在鹏翔小学建郑奕定科技大楼(占地617m2,建筑面积2140m2);2005年捐肆万伍仟元建姜莲村奕定桥;2007年捐鹏翔校董会壹拾叁万元。从1949—2007年兴宗及其亲族共捐肆佰贰拾叁万元。永春县人民政府特授与“热心公益事业特别奖”。


       晋棣庆华(1913—1994)胤福派长房礼二世亲双承子即世炎三子,十七岁即南渡马来西亚,先打工后自立门户,为人精明能干,奋发创业。且高瞻远瞩,与时俱进,事业不断发展。从橡胶业开始,涉足锡矿业、建筑地产业,开发吉隆坡中心著名的中南商业区。70年代开始投资银行金融业,为新加坡华联银行副董事主席,吉隆坡合众银行董事,合众金融董事及合众保险董事。80年代在东海岸开发大片油棕林,大量生产棕油。
       晋棣先贤事业有成热心公益,曾任吉隆坡永春会馆会长达五年,对华教贡献尤大,曾巨资捐助吉隆坡中学独中,黎明小学,也曾捐施同善医院。1974年起任马来西亚鹏翔郑氏家族会第六任会长,连任20年于1994年在任内不幸逝世。60年代国内经济困难时期,为首组织侨亲寄回大量面粉食油分发给家乡族亲。80年代捐资175万兴建永春文化中心“郑世炎大楼”占地七亩,高五层,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功能齐全,外观华丽,为当时全省侨捐文化工程之首。后又捐十万元添置中外名著古籍成立“棣兰图书馆”。其为家乡建体育馆的愿望,也在身后由长子[HTH]景新[HT]先生捐捌佰伍拾万元于95年完成。据不完统计自1985—2007年晋棣家族已捐资壹仟叁佰伍拾陆万元为家乡公益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肇胜一名兆胜(1925—2005)胤福派长房礼二卧龙循斋派垂统长子,毕业于永春崇贤中学,于民国丁亥(1947)年东渡台湾谋生,一生克勤克俭,经营有方,颇有积储,平生关心热爱桑梓的教育,公益事业。于共和乙亥(1995)年捐资人民币壹佰壹拾多万元建卧龙秋华幼儿园整座及配套设施。于共和丁丑(1997)年至甲申年多次捐资修葺东里公祠堂及埕廊,捐伍万元修建龙山寺住宿楼及大门,停车场等设施,捐贰万多元修建福田寺后殿,捐壹万柒仟元修建新城隍庙,捐给辛田宫佛轿一辆及其他设施,对永圣宫、天禄岩、云峰岩、百丈岩等宫庙均有捐资,勘称咱鹏翔家族的楷模。


       德森庆茂(1931—2007)胤福派长房礼二循斋派祖钗长子兼承祖炜。为逃抓兵于1948年旅居南越经商卅载,勤朴克俭,颇有积蓄,欲备返梓,突遭越南大排华(1978年),在公海漂流了三昼夜,历尽辛涩,绝望时遇英国商船救起并在英国定居。本人多次返梓,对公益事业甚为关心。于(1986)年托父(祖钗)转捐鹏翔校董会基金(人民币)2100元。1993年捐建留安山公园(人民币)23万元,1995年由族亲伯恭牵头负责修葺可远公、学士公、起宗、昌宗公四祖坟,共捐资15764元(其中三次去吴田寻找费用1000元,95年至2001年三次祭冬1500元)。1996年留安仙洞宫扩建捐(人民币)2000元,1997年捐修下埔头东里公祖宇(人民币)5000元,2001年桃源殿重光捐下厅面堂石雕一方(人民币)4600元。好施乐善,堪为族人之典范也。县政府颁发“热心家乡事业”牌匾以资表彰。